近日,海南省医保局发布《最大降幅82.63%!海南151个中成药集采将降价!涉血塞通、血栓通、清开灵、百令……》公告,明确海南151个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后落地执行。
海南省151个中成药集采包括参加广东等6省中成药联盟集采的132个药品和参加湖北等19省中成药联盟集采的19个药品。这也意味着,广东等6省中成药联盟集采或将在今年6月底前后落地执行。海南省医保局表示,上述151个药品平均降幅超40%,最大降幅82.63%,包括血塞通、血栓通、清开灵、醒脑静、百令、舒血宁、复方丹参等知名产品,涉及新冠疫情防控用药也有大幅度降价。患者可在全省各级公立医院和自愿参与集中采购的民营医院购买使用药品,预计今年将新增超过260种以上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落地使用。具体来看,从广东等6省中成药联盟集采涉及53个大品种,87.86%的企业参与,86.88%的产品产生报价,最终174家企业361个产品拟中选/备选,独家品种拟中标降幅较小,平均在20%左右;非独家拟中标产品的平均降幅为67.8%。广东等6省中成药联盟集采从2021年9月中旬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7个月的时间,如今终于传来了即将落地的消息。与此同时,另一大型中成药联盟——湖北等19省中成药联盟集采也已经有省份明确挂网执行时间。例如,西藏自治区的挂网执行时间为2022年5月1日,河南省医保局也公布了其医药机构约定采购量数据。湖北等19省中成药联盟集采涉及76个大品种,157家企业的182个产品参与报价,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根据19省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26亿元。
从广东与湖北牵头的两大中成药联盟集采来看,参与的企业都超过百家,影响范围广泛。贵州益佰制药在广东等6省中成药联盟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后发布公告称,其拟中选产品艾迪注射液拟中选价格与原基准价格相比下降幅度为13%,若其后续签订购销协议并实施,将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中选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康恩贝在最近的一份公告中也指出,其银杏叶产品拟中选价格与原基准价格相比下降29%。如果其后续签订并实施采购合同,将有利于其银杏叶片的快速放量销售,开拓相关市场,对其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副主任史万奎对赛柏蓝指出,虽然一些中成药企业在集采中产品出现一定程度的降幅,但如果因此刺激企业在研发上下功夫,将品质、成本、社会认知度协同创新优化,长期来看利大于弊。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中成药产品进集采,由于价格已经缩水,继续传统的医药代表促销,对多数企业来说,可能已经没有费用空间了。因此,更要求企业在学术、品牌等方面,重视顶层创新、全局运作,提升产品、学术、客户、品牌、新媒体等整体运营能力,让产品的功能、经济、社会、医疗费用等价值更加凸显。
湘财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截至4月12日,医药行业已有128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其中中药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26家,占A股中药上市总数的约35%。26家中药企业中,实现营收正增长的公司有24家,占比92.31%。
近日,国家医保局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的要求,对地方联盟集采作了统一部署协调,明确了到2022年底各省份(含省际联盟)自行开展集采的药品品种数累计不少于100个的目标,并且须包含化学药、中成药以及骨科创伤、口腔种植体、药物球囊等耗材。总的来看,2022年所有省份均需开展中成药集采,中成药带量采购全面开始。化药国采已经进行了6批,相信相关药企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对于中成药集采而言,从当前广东和湖北牵头的两大中成药集采省市来看,一共涉及21个省市,后续随着每个省参加中成药集采,影响范围将更大。企业如何报价,如何最大程度保证中选,仍然值得思考。一位不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赛柏蓝,中成药因原料采购质量不同,一方面,企业参加集采报价需要注意同类竞争品种的数量,如果同类产品竞争数量很大,价格没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原料的实际成本做考量,中成药价格本身就受成本影响比较大。同时,企业也要考虑其产品的行业知名度,往往知名度较高的产品本身就比较受患者青睐。
从中成药联盟集采规则来看——
广东等6省联盟集采,分A、B两类采购单:湖北等19省中成药联盟集采,每个产品组分A、B单元竞争:从广东和湖北牵头的中成药联盟集采来看,降幅依然是价格竞争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等6省中成药集采中,非独家品种降幅较为明显,但独家品种降幅较为温和,拟中选产品平均降幅约为21.8%,或有望实现“以价换量”。不过,业内也有不少人认为,中成药除了降价,还要考虑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评价标准也是关键。
(文章来源:赛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