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药企最新研发能力排名
9月23日,2021西普会上,中康科技发布《从药品终端市场看医药行业投资机会》洞察报告,对创新药企业研发能力做出了综合评价。
位列前10名的药企分别是: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东阳光药业、石药集团、信达生物、复星医药、齐鲁制药、海正药业、贝达药业、上海医药。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药品创新,创新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虽然创新药需要强大的研发投入,不可否认的是,一款创新药物的成功,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此前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科技部透露,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研发主体的创新能力等都大幅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2021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性药物21个,已经超过2020全年审评通过的创新药数量。各大药企创新势头强劲,研发能力不断显现。
创新药研发综合能力从在研产品数量、适应症分布、技术类型以及临床阶段多个维度评价。根据报告,评价指标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在研数量、临床阶段、适应症及技术类型。
其中,在研数量中,数量越多分值越高;临床阶段:临床进度越靠前分值越高;适应症及技术类型:适应症分布越广分值越高,技术类型分布越广分值越高,技术类型越复杂分值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头部企业各维度均衡,研发实力强。康方、再鼎和康宁杰瑞等Biotech企业的综合研发能力突出。
02 排名前列药企研发成果突出
恒瑞医药
8月19日,恒瑞医药发布业绩报告称,2021年上半年营收约132.98亿元,同比增加1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68亿元,同比增
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为52.07亿元,同比增长43.80%,占整体销售收入比重为39.15%。
公开资料显示,恒瑞已有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氟唑帕利等。
前述报告统计了恒瑞医药2016-2021年国际在研药物情况。
截至2021年6月18日,恒瑞医药NCT在研总数达到33个,药品临床阶段1期有19个,1/2期有4个,2期有1个,2/3期有1个,3期达到8个。药品3期临床试验为治疗作用的确证阶段,也是为药品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依据的关键阶段。
除此之外,恒瑞在研创新药储备也较为丰富——截至今年1月底,瑞格列汀(DPP-4抑制剂)、海曲泊帕(TPOR激动剂)、法米替尼(多靶点TKI)等多个重磅药物已处于3期临床阶段,未来几年将有望陆续上市。
恒瑞长期以来被冠以“研发一哥”称号。2018年至2020年,恒瑞研发投入分别为26.70亿元、38.96亿元、49.89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5.33%、16.73%、17.99%,占比不断上升。
石药集团
2021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石药集团实现营收138.22亿元,同比增加9.8%,实现净利约30.63亿元,同比增加32.3%。
公告显示,过往三年石药集团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到46.7%。
石药集团目前在研项目有300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40余项,大分子创新药40余项,新型制剂30余项。主要为抗肿瘤、免疫和呼吸、精神神经、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感染治疗六大领域。
未来五年,石药预计有30余个创新药及新型制剂上市,包括针对新冠病毒突变株的多价mRNA疫苗、半年给药一次的小核酸药物,都是具有全球专利的重磅药品。
东阳光药业
东阳光药业2021上半年报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东阳光药营收 2.02 亿元,较 2020 年同期减少 90.3%;研发投入 1.22 亿元,占营业额 60.4%,同比减少 82.2%。
值得一提的是,东阳光药主要产品可威销售收入 5360 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97.3%。
为了走出单品跌落的困境,东阳光药还致力于胰岛素产品的研发,具有完整的胰岛素产品线规划,涵盖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岛素。其中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已经获批上市,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03 合作开发推进创新
药企的创新不仅局限于自身,通过合作开发推动创新也是众多企业的选择。
以恒瑞医药为例,今年2月,璎黎药业授予恒瑞针对PI3kδ抑制剂YY-20394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
9月,天广实授予恒瑞针对于第三代抗CD20单克隆抗体MIL62在大中华的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同时与恒瑞共同开展MIL62与其公司产品进行联合用药的临床开发,并达成初步约3000万美元股权投资意向。
恒瑞医药在最新的半年报中就透露,公司迫切需要集中资源在创新和国际化方面实现快速突破。从恒瑞最新的各种动作来看,提升研发能力不仅局限于自身,还有通过与其他创新药企加码合作。
药企之间的“联姻”并不仅仅局限于恒瑞,信达生物、石药集团等均与其它相关药企展开过合作。与创新药企的合作,也让这些大型药企拥有更丰富的创新品种,快速提升研发能力。
安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国内创新药合作开发浪潮已然到来,企业间的合作有望在实现共赢的同时改善当前国内创新药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推动整个国内创新药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医药创新实力已经逐渐从第三梯队跃居第二梯队,各大药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医药行业的整个创新生态格局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信息来源:赛柏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