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质量优良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是实现中药材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建设现代化的中药材种业不仅关乎中医药的未来和国际竞争力,也是中药资源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中药材种业处于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黄璐琦、赵润怀主编的《中国中药材种业发展报告(2019)》,分析我国中药材种业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并提出补齐短板弱项的建议,为我国中药材种业做大做强提供参考。
我国中药材种业发展刚刚起步,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着力强化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新品种成果转化和推广。同时还要强化种子良种繁育技术科研攻关,开展“育繁推一体化”产业链统筹布局;要努力提升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向着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看齐。做大做强中药材种业产业,应重点开展和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种业企业需重点关注常用大宗、药食两用大品种,实现品牌化经营,提高中药材种子种苗商品化率
目前,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油菜、棉花等主要作物种子商品化率已经接近100%,粳稻、中药材等种子商品化率还有待提升。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商品化率不足10%。12种用量较大的药材种子产值(下限值)为1.4亿元,预估50种大宗常用药材种子产值在5亿元左右,种苗产值一般为种子产值的3~8倍。近些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每年增速达10%以上),种子种苗总体估值与中药材种植面积具有协同放大效应,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种业企业需要重点围绕大宗常用品种进行布局,以单品种树立品牌,科学合理地增加高附加值品种以丰富产品线,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吸引优质用户,扩大产品知名度。
良种繁育是种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建立高标准的良种繁育基地是种业长足发展的必然需求
目前,种子公司的制种基地绝大部分都是采取订单式的生产方式。由于中药材种子种苗还是药材生产中的副产品,绝大部分中药材没有建立规范、科学的种子繁育基地,种子主要来源于药材生产留种或野生采集。为了节约成本,种子公司每年都要和种植大户进行沟通和谈判,由此造成了基地不确定、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寻求长效机制稳定制种基地,并提高制种基地的专业化水平。这方面需要国家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大型种子骨干企业、制种大户、制种合作社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补贴,使制种收入高于种粮收入,以提高农民制种积极性,稳定制种基地。制种由“小而散”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打造“种业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再到“农户+基地+技术服务”的制种产业链,从而夯实种业企业发展基础,为中药材种子行业持续发展壮大注入生机和活力。
强化种子良种繁育技术科研攻关,提高制种产量,增加制种收入目前,中药材的良种繁育技术较为落后,制种产量不高是制约制种基地发展的根本原因。如北柴胡“中柴2号”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可以实现当年制种亩产量45kg以上,超过传统制种产量1.5倍以上,种子千粒重增加30%以上,增收效果明显。因此,需要按照“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的总体繁育目标,选择优良的品种,配套高效的繁育技术,实现优势种子生产基地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构化,才能够有效节省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制种收入。
搭建第三方品种评价平台,推动优良品种快速转化,推动中药材种业升级
目前,真正在生产中大规模推广的中药材种子品种并不多,产品竞争力整体不强。一方面是科研教学单位选育的种子多但推广的少;另一方面漫长的科研周期、研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很多品种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产地环境。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产学研脱节。对于种业研发是否满足农民的需求,研发人员参与和关心较少;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种子弊端难以反馈给科研机构;推广品种无法持续改良,造成品种推向市场后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作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市场力量,搭建统一的中药材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平台。如在道地药材产区设立药材评价试验点,并统一征集品种、统一制定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开展观摩,以第三方视角,来宣传、推荐和跟踪评价中药材新品种,加大对优良品种的宣传推介和跟踪力度,依据品种特性与生态条件的变化规律,做好品种布局区域化,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而实现因地制宜、合理用种的科学指导工作,以促进中药材种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积极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促进新品种成果快速转化
2019年全国选育农作物品种4万多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达到2.7万个,授权品种超过1.1万个。目前,中药材品种保护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只有三七、杜仲、枸杞、金银花、山银花、皂荚、石斛等药材申请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其他药材品种一方面尚缺乏DUS测试(栽培鉴定试验)指南;另一方面,很多品种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多年,失去了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条件。因此,育种人只有积极申请植物新品种权才能有效保护育种人利益,再通过品种权的一次性买断、育种单位参与利润分成,或联合经营风险共担等多种形式实现品种权的合理使用,以切实有效地维护品种销售企业和育种者的共同利益,将更多优秀的品种推向市场。
加快颁布实施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从法规方面保障中药材种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方面,中药材种子在流通领域存在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亟待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以便执法部门在执法监管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护药农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为了加快中药材种业快速发展,需要规范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中药材种子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门槛也应进一步提高,促进品种权的有序流动转让,让更多好品种进入市场,进一步增强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行业集中度不高,中药材种子种苗商品化率低,整体估值水平低,上升空间十分巨大。商品化育种正处于萌芽阶段,“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格局尚未出现,需要整合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协会等多方力量,以提升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以种业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打造稳定的制种基地,为中药材种子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推动力。(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