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制药经理人》(《Pharmaceutical Executive》)杂志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19年全球制药公司50强。该榜单依据各个制药企业2018年度的处方药在全球的销售收入进行排名,更直观体现各个企业制药业务的整体实力和硬实力。按本作者以往每年编写的惯例,本文应该取名为《2018年度全球制药50强企业及其畅销药物》,但为与原文标题一致,故首次变更名为《2019年全球制药50强企业及其畅销药物》,所以在本文所涉及的不同年度的排名或销售额中,2018年代表的是2017年度,2017年代表的是2016年度,以此类推。
《制药经理人》已连续19次推出Top 50榜单。2019年TOP10名单没有变化,但名次变化较大。辉瑞公司依靠453亿美元销售额再度位居榜首,已连续四年排在首位保持不变,但销售额下降了0.53亿美元。罗氏的销售额增长了6.8%,高于诺华公司3.8%,所以罗氏和诺华互换位置,罗氏上升1位至第2位,诺华下降1位至第3位。榜单前三名的销售额均超过400亿美元。强生从第6位升至第4位,默克和赛诺菲分别下降1位列第5和第6位,艾伯维上升2位至第7位,葛兰素史克保存第8位不变,安进上升1位至第9位,吉利德由第7位跌至第10位。吉利德下跌主要原因是几个关键的丙肝病毒(HCV)药物把丙肝治愈后丙肝药物市场的萎缩,而其艾滋病药物销售增长不足于抵消丙肝药物下降的幅度。 从研发费用投入的绝对值来看,瑞士罗氏公司的研发费用名列第一位,为98.03亿美元,相比2018年的91.81亿美元增加了6.22亿美元。美国强生排第2,为84.46亿美元,相比2018年的61.84亿美元上升了36.6%。瑞士诺华排第3,为81.54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了3.31亿美元。美国辉瑞排第4,为79.62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了3.35亿美元。美国默克公司排第5,为79.08亿美元,相比2018年的75.63亿美元增加了3.45亿美元。法国赛诺菲排第6,为62.27亿美元,相比2018年的83.60亿美元降低了25.5%。研发费用投入的统计一般都是公司的全部业务的研发费用合计,不区分处方药、OTC和消费保健品、医疗器械等的研发费用。部分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相比2018年的费用有大幅变动,估计与其财务核算和账务处理有关。 50强中有38个公司销售额取得了增长(5个新进公司应该有增长才进入榜单),增幅最大的是美国艾伯维,增长了64.05亿美元;12个公司的销售额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吉利德,降低了69.91亿美元。50强中有27个公司的研发投入有增长,16个公司研发投入有降低,2个未有研发投入数据,5个新进入公司未有可比数据。从每个公司的前三畅销药可以推算出有些公司还是比较专注在某个治疗领域,如罗氏主要产品治疗癌症,吉利德聚焦在病毒感染,诺和诺德专注在糖尿病,新基主要在多发性骨髓瘤和银屑病罕见病领域,百健艾迪重点聚焦在多发性硬化症,福泰制药专注在囊性纤维化,江苏恒瑞重点在肿瘤领域。 全球处方药之王仍然是艾伯维的修美乐,2019年这一产品的销售额是199.36亿美元,比2018年的184.27亿美元又增加了15.09亿美元,占到艾伯维全球处方药销售额的62.2%,比2018年的71.8%降低了9个多百分点。处方药排名第2的是新基的雷利米得(来那度胺)为96.85亿美元,比2018年的81.87亿美元又增加了14.98亿美元,占其总销售额152.38亿美元的63.55%,比2018年的61.39略有增长。艾伯维的修美乐和新基的雷利米得这两个重磅产品占各自企业的销售额60%以上,说明一旦该产品专利到期遇到仿制药价格竞争等,其销售额会有急剧下降的风险。在美国市场,尽管修美乐核心专利在2016年已到期,但根据和解协议,艾伯维成功地将生物类似药威胁推迟至了2023年1月,修美乐于2018年10月16日在欧洲市场失去专利保护,目前,欧盟EMA批准的修美乐生物类似药至少已有5款,仿制药的解禁无疑会影响修美乐在欧洲的销售额,而艾伯维也在第一时间反击,提供折扣的修美乐来保持市场份额。排名第3的是默克的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虽然是全球第2个批准的PD-1/PD-L1药物,但其销售额为71.71亿美元,增长率88.3%,超过了全球首个上市的施贵宝Opdivo,其销售额为67.35亿美元,2018年度增长率只有36.1%。排名第4和第5的都是罗氏的产品,分别是赫赛汀(曲妥珠单抗)71.40亿美元和阿瓦斯丁(贝伐珠单抗)70.04亿美元。赫赛汀仍然是罗氏最畅销的药物,但其专利已经过期,据路透社的一份报告显示,该药去年在欧洲的销量下降了16%,今年美国的潜在竞争来自Celltrion、梯瓦、辉瑞和迈兰的生物仿制药。施贵宝的Eliquis(阿哌沙班)销售增长为32.1%,已取代华法林成为美国口服抗凝剂市场的领导者。 2019年开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重磅交易频频,维持了2018年的态势。2019年1月,百时美施贵宝宣布以740亿美元收购新基,于4月最终获得BMS股东的批准,这项交易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结束。BMS将获得雷利米得和Car-T投资组合的权利,后者是新基2018年1月以90亿美元收购Juno Therapeutics后获得的。2019年1月,礼来宣布以约8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Loxo 肿瘤学公司,这次收购是礼来制药在治疗罕见基因突变引发肿瘤的靶向药物方面的一个大动作。2019年2月,罗氏宣布以约48亿美元收购Spark Therapeutics以增加上市产品和研发管线。2017年底,Spark获得了Luxturna的批准,这是第一个针对遗传性视网膜失明的基因治疗。Spark还专注于血友病、溶酶体储存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武田于2018年3月首次宣布收购聚焦在罕见疾病领域的爱尔兰制药巨头Shire(夏尔),2019年1月以622亿美元的收购金额正式达成,2019年预计可以进入前十强。2018年1月赛诺菲以1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ioverative,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血友病和其他罕见血液病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可以看出,各公司希望增加新领域的多元化并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以获得较好的定价能力,如在罕见疾病的治疗市场。EP报告显示,2024年罕见和孤儿药物将占全世界处方药销售额的五分之一,总计花费2420亿美元。这些兼并将会影响2020年的50强榜单的排名。 在仿制药方面,排名第22名的Mylan于2019年5月同意以1.3亿美元收购Aspen Pharmacare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产品组合,其在仿制药方面的业绩非常亮眼,2018年度药品销售额为111亿美元。排名第48位的Mallinckrodt(万灵科)宣布计划将其仿制药业务作为一个独立部门分拆,并将剩余的专业品牌药品业务重新命名为Sonorant Therapeutics Plc。 2017年6月,强生通过旗下瑞士子公司Janssen Holding GmbH以300亿美元现金完成了对瑞士爱可泰隆的收购,在2018年的榜单中两公司还是保持了独立,在此次2019年的榜单中强生前进了2位,而爱可泰隆消失。同时2019年1月榜单上排名第16位的武田制药完成了对排名第18位夏尔的收购,而排名第11位的百时美施贵宝收购第17位新基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所以预计在明年的50强榜单中,武田和百时美施贵宝会进TOP10,而夏尔和新基将会消失。 2019年,50强门槛有较大幅度提高,辉凌制药已连续排第50位3年,辉凌制药销售额从2018年的22.14亿美元提高至2019年的24.61亿美元,增加了2.47亿美元,门槛首次突破24亿美元,近6年50强的门槛都在21亿美元以上。 在50强中,与2018年的研发费用投入相比,2019年部分企业的波动很大,暴涨的有:再生元增长了5.35倍,研发投入率为53.2%。日本大冢增长了4.16倍,研发投入率为32.5%。美国亚力兄增长了3.32倍,研发投入率为17.0%。比利时UCB增长了2.25倍,研发投入率为26.7%,其去年研发费用投入率突然暴跌至9.9%,今年又回归到多年来25-35%的范围。日本第一三共增长了1.97倍,研发投入率为26.8%。百时美施贵宝增长了1.78倍,研发投入率为23.8%。榜单中唯一一个研发投入率超过50%的企业,是排名38位的Regeneron(再生元)制药,更是达到了匪夷所思的53.2%,去年为21.8%。研发费用投入暴跌的有:爱尔兰的Endo制药下降了86.9%,研发投入率为4.8%回归正常范围,而去年暴涨至25.1%。以色列梯瓦下降了75.6%,研发投入率为9.2%回归正常范围,而去年突然暴涨至26.8%。印度太阳下降了73.1%,研发投入率为7.6%回归正常范围,而去年突然暴涨至25.8%。美国迈兰下降了70.5%,研发投入率为5.2%回归正常范围,而去年突然暴涨至18.6%。加拿大Bausch下降了72.0%,研发投入率为8.9%回归正常范围,而去年突然暴涨至27.7%。澳大利亚的CSL下降了64.0%,研发投入率为8.7%回归正常范围,而去年突然暴涨至27.8%。研发费用数据出现暴涨或者暴跌,估计数据有纰漏或者企业的账务处理所致。 本次排名基于各大药厂2018年的销售数据,《制药经理人》每年的榜单数据来自全球医药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 Pharm,这个榜单专注全球制药企业的处方药销售,销售数据反映的是人用药品制剂和疫苗的全球销售,没有把兽药和消费者保健产品的收入计算在内,OTC药品的销售收入也尽可能地被剔除在外。所以一直被企业年度总结及医疗机构所重视。几乎全部的美国和欧洲公司的年报数据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而多数日本公司的财政年度是截止至2019年3月31日。同时各公司本国货币单位以年度平均汇率换算成美元销售额。由于上述原因,报告中的数据在统计口径和结果上,与这50家企业的报告会有些差异。 除以上变化外,2019年的排名还有以下的特点: 一、世界制药企业的格局没有改变,但新兴市场已崭露头角 资料显示,2019年的50强与2018年相比略有变化。原50强企业:印度的鲁宾(Lupin)(2018年45位)、瑞士的爱可泰隆(Actelion)(2018年46位,被强生收购)、南非的Aspen(2018年47位)、日本的协和发酵麒麟(Kyowa Hakko Kirin)(2018年48位)和日本的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2018年49位)5家企业跌出榜单;5家新企业进入50强,新进入50强的公司分别是首次进入榜单的中国香港的中国生物制药(第42名)、美国的福泰(Vertex)制药(第43名)、法国的益普生(Ipsen)(第46名)和中国的江苏恒瑞医药(第47名),以及曾经进入过50强榜单的德国的史达德(Stada)(第49名),史达德曾位列2011年的43位、2013年的48位、2014年的46位以及2015年的第45位。 50强企业的国家分布是美国17家,日本8家,德国5家,法国3家,爱尔兰3家,瑞士2家,英国2家,中国2家,丹麦1家,以色列1家,比利时1家,加拿大1家,澳大利亚1家,意大利1家,印度1家和西班牙1家。 今年最大的变化是中国有两家药企新晋50强名单,美国、德国和法国增加1家,而日本减少2家,瑞士、印度和南非减少1家。影响排名的是新兴市场跨国制药公司的增长率,根据报告,2019年一季度,新兴市场众多大型制药企业的增长率平均为13.3%,其中中国为29%,而相比美国为8.2%。在制药10强中,销售额与2018年相比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艾伯维和强生,分别为25.0%和13.9%。在11-20强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夏尔和武田,分别为30.9%和22.2%。 二、药企新药研发投入总体仍维持高水平 提高创新能力仍是制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大多数企业维持了相应的研发投入。FDA批准了59个原创新药(42个新分子实体和17个新生物制品),市场普遍看好生物制药行业的增长潜力。2019年,全球药企50强在新药研发上共投入1265亿美元,与2018年1141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相比增加了124亿美元。2019年5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率(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为18.6%,比2018年的17.5%提升了1.1个百分比。50强中有28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5%,由此可见各企业仍对研发创新很重视。 TOP10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在五十强企业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企业的研发占比一直在10%~27%之间徘徊。2012年研发占比最高为罗氏22.5%,最低为阿斯利康15.0%;2013年最高礼来27.4%,最低雅培12.5%;2014年最高礼来26.4%,最低辉瑞13.9%;2015年最高罗氏21.5%,最低吉利德11.2%;2016年最高阿斯利康24.1%,最低为吉利德9.4%,2017年最高默克27.4%,最低为吉利德13.1%,2018年最高赛诺菲24.3%,最低为艾伯维13.7%,2019年最高罗氏22.0%,最低为艾伯维15.9%。 50强中有18家企业的研发投入率超过了20%,比2016年减少了3家,其中有老牌大药企排名第2位的罗氏、第3位的强生、第5位的默克、第11位的百时美施贵宝、第12位的阿斯利康、第13位的礼来等;另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生物医药公司也成为新药研发的主力军,通过投入获得了非常有前景的药品,从效果来看,他们的排位有所提升,其中比较亮眼的是新基和百健艾迪公司,其研发投入率始终在20%以上,其2019年投入率分别为26.8%和23.8%。 2018年度,全球生物制药研发活动经费支出约1500亿美元,而前50强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265.3亿美元,占比84.4%为绝大部分。而前10强和前20强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61.34亿美元和1007.7亿美元,分别占前50强的52.2%和79.6%。 三、前20强企业药品销售仍占绝对优势 50强公司2019年的处方药销售收入合计为6807亿美元,这一数字较2018年上升了4.3%,2018年的销售收入为6524亿美元。 在全球药企50强中, 2019年前10强药企的销售收入占50强总销售收入的51.6%,前20强药企的销售收入占50强总销售收入的77.3%,而2018年时这两项比值分别也是51.6%和77.3%,前20强处方药销售收入的集中度没有变化,在50强中占绝对优势。 四、新兴生物制药公司的研发活跃度更高 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新药批准由小型临床阶段开发商赞助,其中许多开发商由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提供资金。IQVIA发现,新兴生物制药公司在2018年度上市的新药中获得了近三分之二的专利。同时在药物研发后期管线中占72%,而同比2013年为65%,2003年为52%。随着新兴生物制药公司的新药进入研发后期或上市后发展壮大,又会出现多种发展方式,一是与大公司合作凭借大公司的营销能力卖大产品,二是被大公司收购兼并,原有风险投资股东退出,三是争取上市募集资金后自主发展。 2018年度,FDA批准了59个原创新药(42个新分子实体和17个新生物制品),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年度数量,其中27%的精确药物用于治疗癌症及其症状。73%的批准处于“优先审查”状态,三分之一的批准是“first-in-class”药物,为某些疾病提供了的新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