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
1—9月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3%,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3.6%。
2.主要产品产量和出口交货值
9月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5.24万吨,同比增加0.7%,环比下降2.9%;中成药产量2741吨,同比下降0.3%,环比增加60.2%。
1-9月份医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同比增长5.1%。
3.企业用电量情况
9月份,医药制造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0%。其中,化学制药生产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6%;中成药生产同比下降22.0%、环比增加14.6%;生物制品生产同比增加26.7%、环比增加1.6%。
(二)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营业收入负增长,利润增速有所回升
1-9月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降幅较上月减少0.6个百分点。
细分行业五升五降,增速较快的是制药专用设备,营收同比增长21.5%,因占比较小对行业没有拉动作用,其次是中药饮片加工增长17.4%,垃动行业增长2.5个百分点;降幅较大的中成药生产和医疗器械同比分别下降了22.6%和22.2%,分别拖累行业4.3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1-9月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增速较上月减少0.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占全省工业的14.2%。
细分行业四升六降,化学药品制剂利润同比增长10.6%,化学药品制剂利润占行业比重达69.4%,拉动行业增长6.6个百分点,是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降幅较大的是医疗器械和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同比分别下降了63.6%和58.8%;中成药同比下降26.0%,累行业4.3个百分点;生物制品制造实现扭亏,制药专用设备亏损,亏损额较同期有所减少。
1-9月份,医药工业整体营收利润率14.7%,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2.企业分化严重,亏损面扩大
1-9月份亏损企业151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1家,亏损面31.1%,亏损额同比下降23.8%,企业分化严重。从子行业看,亏损面达40%以上的有六个子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药、兽用药品、生物制品、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药辅及包材和制药专用设备。
二、行业运行特点
1-9月,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同比分别下降4.5%和1.6%。
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国内药品终端销售出现负增长。根据 IQVIA 分析,今年一、二季度医院药品市场增速分别下降 1.4%和 0.2%, 受非处方药销售减少影响,上半年零售药店市场同比下降 1.2%。虽然抗肿瘤药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但用药金额较大的中成药、抗感染用药、心血管用药销售下降明显。药品价格下行以及在加强行业监管的背景下一些药品推广受到影响,是造成药品终端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药品价格下行明显。3 月份第九批国家集采开始执行,从国家集采到地方联盟集采,药品集采范围持续扩大、种类增多,新进品种和续约品种都出现不同程度价格下降。“四同药品”价格治理、药品比价政策促使很多品种价格进一步下调。2024 年上半年原料药价格有涨有跌,部分产品价格企稳,显示出市场供需变化和阶段性平衡。三是行业面临紧缩风险。调研显示,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内卷,企业普遍实施降本增效,减少资本性支出,控制人工成本,导致了制药设备等领域营收下滑严重。另外不少企业库存高企、应收账款增加,一些医院端的资金压力传导到了企业,影响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
三、产业政策及重大事件
医药行业是对政策依赖较高的行业。二季度国家相关部门围绕深化医改重点任务、支持创新药发展、集采重点工作、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优化药品审评审批、推进药品价格治理等方面出台多项医药领域政策,汇聚政策合力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1.10月16日,第十批国家集采启动,此次共62个品种,280个品规,创历次集采之最,从纳入数量的竞争格局来看,第十批国采的纳入标准是7家以上企业过评才进入。竞争格局也将创新高。
2.10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961号建议的答复中显示,将推动各地制定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更多的中成药、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3.2024国谈初审结果公布,关注重点品种谈判结果。2024年医保谈判/竞价和续约规则与去年基本相同,看好创新药以价换量。我国一共进行了8轮针对创新药的医保药品谈判,首次入选的创新药品,价格平均降幅基本在40-62%之间,绝大多数创新药进入医保之后实现了以量换价,销售额大幅增长。
4.7月4日,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明确了责任主体,规范了关键流程,有利于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5.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为创新药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6.促进三医协同发。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重点部署了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等七个方面22项具体任务。明晰了2024年深化医改的路线图,重点聚焦“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更加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突出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更加突出药品创新突破。围绕创新药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多维度的政策举措,给予全方位的政策资源倾斜。
7.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明确了2024年集采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扩大省际联盟采购范围,升级为全国联盟采购(全国联采),明确国家组织集采和全国联采药品品种互为补充。文件核心旨在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提质扩面,规范地方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8.二季度,多地医保局密集上线医保“药品比价”平台,以拉平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医疗机构以及药店之间的药价差,让药品价格透明化合理化。此前一季度国家至地方医保部门已开展“四同药品”价格专项治理,推动同一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的药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目前“三同注射剂”价格治理已经启动。
|
![]() |
![]() |